海通恒信:深耕金融“五篇大文章” 2024年业务布局持续优化

香港, 2025年4月2日 - (亚太商讯) - 自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以来,金融"五篇大文章"不仅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2024年,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龙头企业,海通恒信(1905.HK)紧抓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建设的机遇期,深入挖掘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机遇,在五大领域资产布局前瞻性显著提升。

根据3月28日发布的业绩公告,于2024年,海通恒信紧跟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深入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业务投向和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全年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88.55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13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人民币1,112.97亿元,权益总额为人民币199.83亿元。

科技金融方面,海通恒信以租赁力量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2024年,科技金融业务成功实现了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两大新兴领域的业务落地,全年投放人民币48.57亿元,同比上升70.67%,其中专精特新业务投放人民币21.72亿元,同比上升91.18%。截至2024年末,科技金融业务资产余额人民币59.24亿元,同比增长55.16%,其中专精特新资产余额同比增长129.30%。

绿色金融方面,海通恒信积极支持新型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交通等双碳重点领域,绿色租赁业务全年投放超人民币92亿元。截至2024年末,绿色金融资产余额约人民币207亿元,生息资产余额占比22%,不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生息资产余额占比均有所提升,作为重要业务板块和优势产业的地位进一步夯实。

普惠金融方面,海通恒信持续为经营较为稳健、抗压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为厚实的优秀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全年普惠金融业务投放超人民币74亿元,为超2,600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设备和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普惠金融资产余额人民币128.98亿元。

养老金融方面,海通恒信重点关注优质医养结合、康养机构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与康养设备厂商的合作,精准切入养老细分赛道,开创性打造居家养老设备租赁产品,用直租模式紧密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实现养老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成果,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数字金融方面,海通恒信把握AI发展带来的产业链升级和算力需求增长的机遇,加强发展算力租赁业务和数字经济相关制造业业务,数字产业发展稳步推进。全年数字金融业务投放超人民币20亿元,其中算力租赁业务投放超人民币5亿元,截至2024年末,数字金融资产余额约人民币50亿元,余额和占比同比均实现了一定增长。

2024年,海通恒信配合上海市融资租赁协会编制《中国绿色租赁年度发展报告》,推动出台了上海市绿色租赁业务认定的地方标准,相关项目因其创新性及服务实体经济的属性亦斩获多项荣誉。公司的"油翠新生"方案荣膺上海市融资租赁行业协会首届全国绿色融资租赁年度创新案例,低空经济项目入选江西省租赁保理行业协会2024年度科技金融优秀案例,居家养老设备租赁项目入选2024年度上海融资租赁行业创新案例之"最佳案例"。

同时,海通恒信力促传统业务加速转型,对城市公用、交通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业务方向进行了调整,新增投放主要投向以新型基础设施、智慧城配、医养结合等为主的新型业务方向。双向发力之下,公司的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优势持续稳固,向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实迈进。

纵观2024年,海通恒信通过聚焦产业与金融融合共生,筑牢了产业化转型基础。海通恒信亦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创新产品落地,切实加大了对战略新兴领域业务的支持力度。由此,公司有力保障了业绩的稳健性,并提升了经营发展效能。

未来,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导向下,海通恒信将坚定立足租赁本源,在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方向上步稳蹄健,持续提升产融对接能力,强化业务战略协同发展,稳步增强金融科技实力,实现业务创新与发展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