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亲授,政企媒助力!锦壶御品首届紫砂新薪班圆满举行
2024年5月25日,紫砂泰斗顾景舟的故乡——江苏宜兴丁蜀镇洋渚村,迎来了一场承载非遗复兴使命的文化盛事。“景舟故里·紫韵洋渚”紫砂新薪班开班仪式在景舟故居隆重举行。作为发起方,锦壶御品以“复兴宜兴传统紫砂非遗文化”为核心使命,以“为紫砂行业培养更多制壶名家”为长远愿景,携手多方力量,为紫砂艺术的薪火相传书写全新篇章。
(制壶大师曹婉芬、制壶大师吕尧臣为紫砂新薪班揭牌)
锚定核心使命与愿景:为紫砂非遗注入永续动力
在紫砂行业面临“传统技艺断层”“年轻人才稀缺”的挑战下,锦壶御品创办紫砂新薪班的初心,始终围绕两大核心展开:
一方面,以复兴宜兴传统紫砂非遗文化为根本使命。宜兴紫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泥与火”的艺术结晶,更承载着千年江南文化的审美与精神。但近年来,部分古法技艺面临失传、传统文脉传播弱化等问题,锦壶御品希望通过新薪班这一平台,系统梳理紫砂历史脉络、完整传承明清炼泥技法、精准传递“泥形工款功”的创作精髓,让年轻一代真正读懂紫砂非遗的文化内涵,让这份古老技艺摆脱“断层危机”,重新回归大众视野、焕发文化活力。
另一方面,以为紫砂行业培养更多制壶名家为长远愿景。非遗的复兴,终究要靠“人”来实现。锦壶御品深知,一个行业的繁荣,离不开顶尖人才的引领——正如顾景舟大师以毕生匠心提升紫砂艺术高度,如今的紫砂行业同样需要新一代“名家”扛起大旗。因此,新薪班不满足于“教会技艺”,更致力于“培育名家”:从邀请各器型领域的顶尖大师亲授经验,到以“五维标准”严苛打磨学员作品,再到为学员搭建与行业对接的桥梁,每一步设计都旨在挖掘学员潜力、塑造艺术品格,最终让优秀学员成长为能代表紫砂行业水准、推动艺术创新的制壶名家,为行业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政企协媒共聚力,为非遗复兴筑基石
紫砂新薪班的揭牌仪式,成为各界助力非遗传承的生动缩影。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宜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蜀镇党委书记钱靖带队出席,将紫砂非遗传承纳入地方文化发展重点;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紫砂行业协会主动联动,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到场赋能,搭建行业资源对接桥梁;制壶大师曹婉芬、吕尧臣亲自为新薪班揭牌,以顶尖匠人之力为非遗传承“站台”。
此外,中央电视台、无锡融媒体、宜兴融媒体全程报道,让紫砂非遗复兴的声音传遍全国。政企协媒与大师的同心聚力,不仅为新薪班奠定高起点,更让“复兴宜兴传统紫砂非遗文化”的使命有了坚实支撑。
名家授课筑根基,多维教学育新人
为实现“培养制壶名家”的愿景,紫砂新薪班构建了一套“名家亲授、多维覆盖”的精品课程体系,从历史溯源、技艺传承到创新设计,全方位为学员赋能。
陶瓷学院名人讲师邵立平讲解紫砂行业发展史,帮学员读懂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新薪班创办人、锦壶御品社长朱含君亲授紫砂矿料挑拣与明清泥料炼制技艺,传承濒临失传的古法匠心;光素器名家李寒勇、胶泥花器名家邹跃君、筋纹器名家叶鸿钧、方器名家余仲华,分别拆解不同器型的创作精髓;紫砂大师吕尧臣既讲创新设计,又以“泥、形、工、款、功”五维标准点评作品,引导学员在传统与创新间找到平衡。每一堂课、每一次指导,都在为学员向“制壶名家”迈进铺路。
锦壶御品扛使命,共绘紫砂新蓝图
作为紫砂新薪班的发起方和主办单位,锦壶御品始终秉承“立足诚信、勇于创新、持续提升、创造价值”的品牌理念,致力于将紫砂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出既具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紫砂艺术品。
此次,锦壶御品携手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举办紫砂新薪班,正是其践行非遗传承责任的生动体现。而此次紫砂新薪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学习紫砂技艺的机会,更为紫砂行业的未来发展储备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共同开启了紫砂非遗传承的新篇章。
未来,锦壶御品将持续深化新薪班的教学体系:一方面,计划邀请更多紫砂界泰斗、文化学者加入,拓展课程维度,让学员不仅学到技艺,更能提升文化素养与艺术眼界;另一方面,将搭建“新薪班学员作品巡展”“名家师徒结对”等平台,让优秀学员有更多机会展示成果、对接市场,加速从“学员”到“名家”的蜕变。
我们坚信,在使命的指引下,宜兴传统紫砂非遗文化将摆脱断层危机,重新成为彰显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名片;在愿景的驱动下,一批批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思维的制壶名家将脱颖而出,引领紫砂行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最终,紫砂新薪班将成为“非遗复兴”与“人才培育”的典范,让紫砂艺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薪火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