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麦克传感引领工业自动化测控革新
“国产压力传感器,崛起正当时。”
国产压力传感器:工业自动化的“神经末梢”与破局之路
在工业4.0与智能制造浪潮中,压力传感器作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神经末梢”,承担着实时监测、精准控制与安全保障的核心功能。从石油化工管道的压力调控到智能工厂的能效优化,从医疗设备的精密诊断到新能源装备的稳定运行,压力传感器的高精度与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工业生产的效率与安全。
然而,中国传感器产业长期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高端市场80%依赖进口,国产产品多集中于中低端领域,同质化竞争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低。核心技术“卡脖子”、核心材料受制于人,以及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国产传感器迈向高端化的关键掣肘。
在此背景下,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克传感”)凭借五十年技术积淀与创新突围,成为中国传感器产业破局的先锋力量。从打破国外垄断的“不锈钢隔离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到对标国际一线的高端产品MPM281Pro,从深耕国内市场到辐射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麦克传感不仅以自主研发突破“卡脖子”技术,更以智能化、国际化战略推动中国传感器从“制造”向“智造”跃迁。其故事,正是中国工业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转型的缩影。
立足“中国传感器之都”,辐射全球智造网络
宝鸡是全国最早的三大传感器基地之一和国内重要的工业传感器产业聚集地。1971年,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传感器专业研究所,同时,这也是麦克传感的前身,从这里开始,我国工业传感器的产业篇章拉开帷幕。
宝鸡市秦岭晶体管厂原址
1993年,脱胎于宝鸡秦岭晶体管厂的麦克传感正式挂牌成立,以“填补国产空白”为目标,率先研发出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成为国内首批实现传感器自主研发制造的企业。此后,麦克传感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年代,锚定工业场景需求,推出首款不锈钢隔离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助力石油化工行业安全升级;2000年代,攻克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多物理量融合感知难题,研发成功多项中国“首个”“第一”传感器产品,助力工业测控发展,其中,2001年,麦克传感更是成为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合格供应商,并持续合作至今;2010年至今,深度融入工业互联网生态,打造从传感元件到智能测控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覆盖能源、水务、机械制造、食品医药等20多个行业,服务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中国“西部传感器之都”的产业集群优势,麦克传感目前已在宝鸡、西安、上海等地建立了四大产业园区,并设立德国子公司辐射欧洲市场,筹建美国子公司布局北美,凭借“中国研发+全球服务”的业务策略,不仅进一步强化了本土产业链协同创新能力,更将中国“智”造推向国际舞台。
全产业链布局,赋能工业4.0革新
目前,麦克传感构建了以压力、液位、温度、流量四大领域为核心的产品体系,覆盖从基础传感器芯体到高端智能变送器的全产业链,并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化定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如在压力传感器方面,其自主研发的MPM281Pro高精度传感器,可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实现微压至高压全范围覆盖,广泛应用于计量检测、智能制造等高精度场景,助力国产替代;
麦克传感MPM281Pro型高稳高精度压力传感器
在压力变送器方面,MDM7000系列智能压力变送器,采用第二代自研单晶硅压阻技术,精度高达±0.05%FS,支持-40℃~85℃极端环境,适用于化工、船舶、新能源等严苛工况,并取得DNV、CCS等8国船级社认证及ATEX、IECEx国际防爆认证;
麦克传感MDM7000-DP型智能差压变送器
液位与流量测量设备,可集成HART协议通信,支持多参量测量(压力/差压、液位、密度、流量),适配智慧水务、油气管道监测等场景;温度传感器能提供耐高温双填充液隔膜系统,配套耐腐蚀膜片材料(如钽、钛),满足船舶尾气脱硫系统等高温、高腐蚀环境需求。
通过“产品+场景+技术”的深度融合,麦克传感在离散工业及流程工业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从化工管道的强腐蚀介质监测到氢能储运的高压安全防护,从船舶海洋的极端环境适应到智慧城市的实时数据感知,麦克传感在多元工业场景中的精准赋能,源于五十年技术攻关铸就的三大核心壁垒:自主研发的“硬科技”基因——突破单晶硅压阻、全焊接封装等23项关键工艺;全产业链的“深积淀”优势——实现从敏感材料研发到智能算法迭代的垂直整合;场景化创新的“强响应”能力——基于全球10万+工业场景数据反哺技术升级。
麦克传感产品方案覆盖领域
如今,麦克传感已搭建了超100人的专业工程师研发服务团队,拥有超230项发明专利以及220余项国际权威认证,这些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技术勋章,更是嵌入全球工业血脉的“中国标准”。
正是这些苦耕不辍啃下的“硬骨头”,正以硬核创新力破解“卡脖子”难题,以场景穿透力重塑产业价值——这既是麦克传感对“国产替代”使命的回答,也是中国制造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