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视讯ISTV

4月23日-5月2日,2025上海车展于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近千家车企及科技企业,全面展示汽车产业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型的成果。从高性能电动车的续航竞赛到L3级自动驾驶的规模化落地,再到AI大模型重构座舱交互,各大厂商竞相争艳。

本届车展呈现三大核心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神仙打架”:续航、性能与成本平衡战

续航突破与超充技术白热化:小米YU7展示820km(CLTC)续航,问界M8增程版综合续航达1526km,比亚迪汉L搭载兆瓦闪充技术,5分钟补能400km,极氪发布1.2MW液冷充电桩,各家新能源车的补能效率竞争进入新阶段。

混动与纯电并行发展:极氪首款混动SUV 9X采用900V高压架构,综合功率超800匹马力;理想MEGA Ultra通过芯片升级强化纯电车型智能化属性。

 

价格下探与市场细分:零跑B01以13万元级价格搭载激光雷达,小鹏G7将高阶智驾功能下沉至25万级市场。

智能化技术:从功能普及到场景深化

高阶智驾规模化落地:华为ADS 3.0支持城市NOA复杂路况处理,问界M8成为首个搭载该系统的量产车型;2025年初,博世推出了基于端到端模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并计划于今年底将端到端模型拓展至高快路及城市记忆行车辅助驾驶方案。

AI大模型重塑人车交互:宝马“驾控超级大脑”实现不到1毫秒级动态响应;小米YU7通过高算力平台支持多模态交互,科大讯飞“星火汽车智能体”落地16款量产车。

传感器与算力升级:激光雷达价格降至千元级,单车搭载数量增至3个以上;摄像头像素从2M向8M升级,算力芯片需求激增。

供应链技术革命:从三电到电子架构

高压平台与电池创新:比亚迪超级e平台整合3万转驱动电机,百公里加速2.7秒;宝马大圆柱电池技术预示下一代电池形态,博世48伏低压电网架构解决智能系统功耗问题。

线控底盘与域控融合:博世EMB全干式线控制动取消液压管路,线控转向获三家中国车企订单;华为推出舱驾融合域控制器,单芯片集成座舱与智驾功能。

本土化生态崛起:Momenta、地平线等本土供应商主导智驾方案,华为鸿蒙智行联合赛力斯、奇瑞打造生态闭环,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推动L2+技术普及。

 

通过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所呈现的以上三大趋势,我们能明显看到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软件定义汽车(SDV)的全面落地以及车载AI系统在智能座舱、远程OTA更新等领域的深度渗透,汽车已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演变为“移动智能终端”。这一趋势背后,是对车载存储系统的严苛考验——更高的性能、更大的容量、更强的耐久性,以及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成为车企和供应商竞相突破的技术高地。

 

在这一背景下,全球领先的存储厂商闪迪(Sandisk)以创新技术回应智能汽车时代的核心存储需求, 于今年率先发布了首款车规级UFS 4.1存储解决方案iNAND AT EU752。此前,闪迪于去年就推出过车规级NVMe SSD —— AT EN610,满足下一代高性能中央计算(HPCC)架构的存储需求。这两款产品都代表着车规级存储的先进水平。

车规级存储解决方案:迎接车载AI的挑战

随着车载AI系统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载娱乐等应用对存储性能的要求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存储方案已难以满足实时数据处理、大容量存储及高耐久性的需求。闪迪推出的专为先进车载AI系统打造的UFS 4.1存储解决方案——iNAND AT EU752 UFS 4.1嵌入式闪存驱动器正是车载AI系统实现高接口性能的核心组件。

iNAND AT EU752 UFS 4.1:车载AI系统的“超级大脑”

产品核心亮点:

性能跃升: 采用UFS 4.1接口与闪迪最新BiCS8 TLC NAND技术,顺序读写速度分别高达4200 MB/s和3900 MB/s(1TB容量规格),较前代闪迪UFS 3.1产品提升2倍以上,完美匹配车载AI系统对实时数据处理的性能需求。

超大容量: 最高支持1TB存储空间,为自动驾驶算法、高精度地图、多传感器融合数据提供充裕的本地存储资源。

健康状况报告:支持主机监测存储设备状况,并根据需要主动采取措施,以预防车辆行驶期间的潜在系统故障。

快速启动功能:无需单独NOR设备,减少电路板空间及成本。对于需要在2秒内启动的安全系统(如后视摄像头系统)而言,快速启动功能也至关重要。

 

 

AT EN610 NVMe SSD:高性能中央计算的“数据枢纽”

随着软件在汽车的设计比重越来越大,未来汽车车载存储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逐渐从分布式域控存储专为中央计算的模式,为了应对该趋势不断增长的容量和性能需求,采用PCIe/NVMe 规格的车规级存储也正在进入汽车厂商的技术路线图中。闪迪现已可提供针对下一代HPCC(高性能中央计算)架构的车规级SSD – AT EN610 NVMe SSD。这款产品采用了大容量TLC闪存,并为用户提供了将全部或部分存储空间配置为高耐久性的SLC模式的灵活选择。AT EN610使用M.2 1620 BGA封装,并拥有高达1TB的存储容量。

 

存储技术如何重塑智能汽车未来

车规级存储不断升级其演进带来的市场意义,一是加速SDV落地,UFS 4.1与NVMe的高带宽特性,可将OTA更新时间大大缩短,支持车企快速迭代功能。

二是进一步推动车载AI系统的普及,大容量本地存储减少对云端的依赖,确保关键系统在弱网或无网环境下仍能安全运行。

同时还能降低成本,高集成度设计(如EU752的快速启动功能)简化了车载电子架构,助力车企降本增效。

闪迪公司技术市场总监Russell Ruben

闪迪公司技术市场总监Russell Ruben表示:“软件定义汽车(SDVs)的蓬勃发展和车载AI系统的加速应用,给车载存储方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作为全球闪存及先进存储技术创新企业,闪迪凭借广泛深厚的专业积累,推出了丰富的车规级NAND闪存解决方案,包括首款UFS 4.1车载存储解决方案、SD存储卡、e.MMC、UFS和NVMe SSD,助力推动车载应用革新。我们强大的产品组合可满足车载存储系统对性能、容量、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多方面需求,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优质的驾乘体验。”

 

结语:智能汽车的“数字基石”

在智能汽车的新时代,存储技术已从幕后走向台前,成为定义产品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闪迪iNAND AT EU752 UFS4.1 嵌入式闪存驱动器与EN610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当前车载系统的痛点,更以超前布局为行业树立了技术标杆。通过高性能存储释放车载AI潜力,通过高可靠性守护行车安全,通过灵活架构降低系统成本。在智能汽车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闪迪的突破或许将重新定义行业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