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光威激光科技:AI智能驱动的激光内雕革命,赋能文旅融合新生态
在全球文旅产业加速复苏的浪潮中,广东光威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十五年的技术沉淀,推出全球首款无人值守全自动激光内雕机 ——AI激光 雕雕酱 DIY,以 “科技 + 文化” 双轮驱动,重新定义了文创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模式。这款设备不仅实现了 2D/3D 图形的智能转换、多光源,多材料的兼容雕刻,更通过 “扫码 - 传图 - 支付 - 领取” 的全流程自动化,将个性化定制带入大众消费场景,让客户进行沉浸式体验。其背后,是14项核心专利技术的支撑,以及对国家文化自信战略、文旅融合政策的深度响应。
一、技术突破:AI与激光内雕的深度融合
1.全球首创的无人值守激光内雕AI系统
• 核心功能:用户通过扫码上传图片,AI 算法自动将平面图像转换为 2.5D/3D 立体模型,设备实时渲染效果供用户确认,支付后自动雕刻,然后送出雕刻好的成品。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操作时间缩短在2分钟左右。
• 技术优势:采用自研的云端控制系统,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设备稳定,单台设备日均产能高达 700 件。
• 专利支撑:已申请 “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维模型生成算法”“多光源协同雕刻控制系统” 等 14 项专利,其中 3 项为发明专利。
2.多光源、多材料的技术兼容
• 光源覆盖:支持绿光(532nm)、紫光(405nm)、二氧化碳激光(10.6μm)、皮秒激光(1064nm)和飞秒激光(515nm),可满足金属、水晶、玻璃、亚克力、陶瓷等 20 余种材料的雕刻需求。
• 工艺创新:
◦ 彩色内雕:通过特殊激光的超短脉冲特性及其与透明材料(如水晶、玻璃等)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精确控制材料内部的微结构变化实现彩色三维成像,突破传统内雕单一白色的局限。
◦ 浮雕工艺:结合高精度振镜扫描与动态聚焦技术,可在平面材料上雕刻出 3mm 深度的立体浮雕效果。
• 典型案例:阿秒激光开拓者、五国院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所长、德国慕尼黑大学实验物理学-激光物理学主席Ferenc Krausz先生来中国时,送给他的彩色内雕礼品就是用的这个技术。
3.工业级精度与柔性生产
• 雕刻精度:光斑直径最小可达 10μm,支持 0.01mm 级细节雕刻,可还原文物铭文、书画笔触等微观特征。
• 智能排序:根据不同的选择,按顺序智能生产。
• 场景适配:设备体积仅 1.2m³,可部署于景区、博物馆、商超等场景,支持 7×24 小时无人值守运营。
二、市场赋能: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1.景区 IP 的数字化激活
• 定制化服务:为黄山、九寨沟,长城等任意景区开发专属 IP 纪念章,将迎客松、熊猫,长城等元素通过激光内雕呈现,游客可现场设计并打印个性化照片或文字。
• 数据反馈:设备在国内多个景区和博物馆等运行三个月,累计服务游客 10 万人次,纪念品复购率达 35%,带动景区文创收入增长 28%。
• 政策契合:符合《“十四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的要求,将有助于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的推进。
2.博物馆的文物活化
• 技术应用:可与多个博物馆合作,将馆藏文物通过 3D 扫描与激光内雕技术,转化为可触摸的水晶复制品,游客也可通过 AR 扫描查看文物背后的故事。
• 教育价值:与广州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开封大学等多所院校合作设立 “激光内雕研学工坊”,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激光设备亲手雕刻各式各样的自己设计创作的作品。
• 行业影响:全球最大的激光内雕机GW-B06(设备幅面4.8*11.5米),最小的激光内雕机GW-A04,全功能激光内雕机GW-C04,便携雕球机GW-A04A,便携旋转内雕机GW-A04B等业内影响深远。
3.消费场景的拓展
• 商超零售:在广州天河城等地部署的 AI 雕雕酱 DIY 设备,消费者可定制水晶照,吊坠等各种样式的DIY的产品,产品单价不仅提升至传统纪念品的 2.5 倍,而且让客人沉浸式的体验,给客人带来了惊喜。
• 节日经济:针对春节、七夕等节日推出限定模板,如 “生肖内雕吊坠”“爱情密码水晶”,极大的刺激消费。
• 跨境布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 12 个国家,在东京迪士尼、曼谷大皇宫等景区落地,引来海外客户络绎不绝。
三、产业协同:产学研用的生态构建
1.头部企业合作
• 技术联合:与华为、华硕,创维等多家企业提供服务并技术交流。
• 产品应用:为车载香薰企业合作,将品牌 LOGO和日期代码等扫描自动内雕,流水线生产,月产能搭20多万件。
• 市场拓展:与雷蛇品牌合作推出 “电竞内雕机箱”,结合游戏 IP 设计限量款产品,产品销售火爆。
2.教育与科研联动
• 产教融合:与广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封大学等合作,开设 “数字文创设计”“激光加工技术” 等创新培训讲座,年培养专业人才 300 余名。
• 科研转化:联合浙江大学,广州大学,开封大学研发 “飞秒激光彩色内雕技术”,突破传统内雕色彩单一的瓶颈。
• 社会服务:为大学生,专业军人及想创业的困难群众提供技术和设备服务,开展 “扶贫创业计划”,带动超 1000 人就业。
四、社会价值:科技与文化的双重赋能
1.文化传承
• 非遗保护:为多个博物馆的产品等开发数字化雕刻模板,已复刻非遗作品 300 余件,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
• 红色教育:与延安革命纪念馆合作,将革命英雄以激光内雕形式呈现,年接待红色研学团队超 10 万人次。
2.科技创新
• 人才培养:累计培养激光技术工程师、文创设计师等专业人才 600 余名。
• 产业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包括激光设备制造、材料供应、文创设计等。
3.经济拉动
• 直接效益:今年预计营收比去年同比翻两番,海外市场占比提升至25%。
• 间接贡献:通过设备部署,为合作景区、博物馆等带来年均 20% 的文创收入增长,预计创造就业岗位超 2000 个。
欧洲光电产业协会(EPIC)会长卡洛斯·李(Carlos Lee)和光威激光董事长袁俊豪于新加坡光电展合影
结语:定义激光内雕的未来
广东光威激光科技以 “专注内雕,服务世界” 为使命,通过 AI 与激光技术的深度融合,不仅重塑了文创产品的生产范式,更在文旅融合、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领域展现了强大的赋能能力。其 “无人值守、多源兼容、快速发展” 的战略,正引领激光内雕行业走向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国际化的新时代。正如公司愿景所言:“树内雕行业标杆,创世界一流企业”,广东光威正在用科技之光,雕刻出文化自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