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儒老师和国康品牌的成长——深切缅怀刘鸿儒老师
2025年3月14日,一代金融巨擘刘鸿儒老师溘然长逝,享年95岁,我作为他老人家的受业弟子,深感悲痛,谨以此文表达对刘老师的深切怀念!——作者:杨华山(国康集团董事长)
一、成为五道口人,初识刘鸿儒老师
在1988年考入五道口之前,我对刘鸿儒这个名字十分陌生。作为一名工科生,虽未系统地修读经济学金融学课程,却因怀揣对市场经济与创业实践的萌动,始终坚持在工作之余学习经济金融知识。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了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因为位于北京市五道口,后泛称五道口),就此在我心中埋下向往的种子。那时我正参与我国新型空对空导弹PL-8的研发工作,面对紧张的科研任务,仍决心挑战这场跨界备考。此后半载,自己的思维在国防军工产品的精密严谨与经济金融理论的恢宏开放之间不断切换。1988年初,我在郑州考区参加考试,幸运地被录取了,从此开启了与刘鸿儒老师等海内外学界泰斗亲炙受教的珍贵缘分。
杨华山与刘鸿儒老师在一起
入学后的深秋,期待已久的刘鸿儒老师主讲的“中国金融改革”系列讲座终于开始。那时他刚过知天命之年,一方面学贯中苏中西博大精深、金融改革实操经验深厚;另一方面他温文尔雅颇有大儒之风,为人和蔼可亲。这种兼具大家风范与长者慈爱的气质,悄然消弭了我们青年学子与“学术泰斗”“政府高官”之间的距离,让我确信:眼前这位中国金融改革的引领者,也是愿意为后学点亮灯烛的人生导师。我们能在青春年华追随这样的师长,何其有幸!
最难忘他谈及1957年在莫斯科大学礼堂亲聆毛主席激情演讲时的场景:“当伟人用湖南口音说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整个礼堂都沸腾了。”说这话时,年逾五旬的刘老师眼中依然闪烁着当年的炽热。伟人的当面教诲,激励他为党、为国家奋斗一生。
80年代,中国经济金融改革方兴未艾,刘老师参与最高层改革设计和推动,他太忙了,每次来授课都是急匆匆的,学习期间和他当面交流不多。很快我们迎来了毕业季,大部分同学选择留在北京各个总行总部机关工作,而我更热爱市场经济,最终决定奔赴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特区。记得离校前刘老师看着我认真地说道:“华山去吧,深圳是中国经济的未来。”怀揣着刘老师的信任与鼓励,我踏上了奔赴深圳的征程,满心憧憬着能在那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从国人通信到国康健康管理,激情逐梦的两次连续创业
踏上深圳这片激动人心的创业热土,我立刻被那股蓬勃朝气裹挟,迅速投身创业创新大潮。1999年,我参与创立深圳国人通信公司,恰逢中国移动通信事业蓬勃兴起,又有风投资本助力,公司一路高歌猛进,2005年顺利在纳斯达克上市,我也初步实现了所谓的财富自由。当时,目睹美国健康产业的繁荣盛景,家庭医生成为民众生活标配,日常医疗关怀无微不至。反观国内,医疗领域乱象频出,患者就医体验冰冷生硬,令人揪心。更令人痛心的是,我身边两位正值青春的创业伙伴,因癌症以及治疗环节的重重失误,生命过早凋零。而我自己,也常年饱受“肠易激综合征”的困扰,深陷严重亚健康状态。我决定开启二次创业之路,创立中国首家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国康,期望能走出一条中国式私人医生健康守门人的道路,为刚刚富起来的中国人管好健康。
再次站在了事业抉择关键节点,我找到了刘老师,向他请教关于涉足健康行业的想法。刘老师沉思片刻后对我说,健康行业当然是朝阳行业,可当下的中国医疗体系很复杂,西方成熟的健康管理经验很难在中国落地。在这个方向创业,要做好长期吃苦的准备。刘老师的话沉甸甸地落在我心上。我想到了他亲自提炼的“不怕苦,敢为先,讲团结,重贡献”五道口精神,于是下定决心放手一搏,就此开启了在健康行业的创业、逐梦之旅。
为了让刘老师能够真切地感受我创建国康的决心,进而帮助我们打磨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我邀请刘老师和师母作为客户来体验国康服务,我们配备了一支专业保健团队,成员包括杨超、王医生以及管家彩霞。这个团队仔仔细细地整理了刘老师和师母积攒多年的医疗资料,以这些详实的数据为依据,为刘老师量身定制了全面且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就连后续可能需要的就诊方案也都一并规划好了,力求全方位保障他们的健康。实际上,刘老师身为享受部长级保健待遇的高级领导,出于对自身健康管理连贯性与精准性的考量,很早就向北京某知名医院提出,希望院方能够为他指定一位固定的医生,以便长期、系统地跟进他的健康状况。然而,当时医院在相关安排上并无先例可循,受制于既有流程与规定,医院领导虽深知刘老师诉求的合理性,最终还是无奈未能同意这一请求。我们给刘老师安排的专职保健团队刚好与其多年的健康需求相吻合,并且无论是日常的健康咨询,还是突发状况下的应急处理,我们的服务响应都及时迅速,精心定制的保健方案还配备了严谨的跟踪机制,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指标都能得到精准把控。随着时间推移,刘老师对我们做事的方式方法渐渐投来了更加认可与赞赏的目光,也更加信赖我们所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2008年的一个下午,刘老师在深圳短暂休憩。我带着精心制作的公司宣传册前去拜访,渴望得到他的点拨。刘老师接过宣传册,便如同过去审阅我们的作业和毕业论文那般,瞬间沉浸其中。10多分钟之后,他抬起头,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华山啊,这材料存在些许问题;一是,严谨性有所欠缺,健康管理相关的数据,来源不够权威可靠;二是,从整体文案布局来看,站在客户视角阐述的内容太少,多了些自说自话的意味。”一旁的助理李灿听闻,不禁脱口而出:“还是刘老师厉害!”那一刻,我突然发现虽然刘老师身居高位多年,但依然保持着非常强的客户意识!这次谈话让我非常深刻地意识到,企业唯有紧紧围绕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树立品牌。
2014年春,杨超带领保健团队,郑重地向刘老师和师母汇报年度保健方案。汇报结束后,刘老师把杨超叫到跟前,目光坚定地说道:“杨超你给你们董事长,也是你的兄长华山带句话,我是80岁的老人了,以我的观察和判断,你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市场化地打造品牌,你们要坚持下去,多年之后,你们会收获有价值的人生和事业。”杨超汇报结束后立即将刘老师的原话一字不落地转达给我。那一刻,我的眼眶瞬间湿润。当时,国康恰好处在创业的艰难时刻,而刘老师这番及时雨般的鼓励,比千万资金的注入都更有力量。
“仁者寿、寿斯仁”,刘老师正是这样的仁者,得享高寿。这些年,我们的保健团队也为刘老师的健康尽了一份心力,让我倍感欣慰。
三、光辉岁月 文化传承
刘老师办学五道口,很重视学校精神的提炼和传承。受此影响,我也一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因而公司一成立便确定“大爱利他、医疗不作恶”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西医医圣希波克拉底、中医医圣张仲景、护理之母南丁格尔是我们的精神之源。希波克拉底誓言指引我们严守医疗服务底线;张仲景济世救人鞭策我们钻研服务方案,为客户排忧解难;南丁格尔赋予我们为客户提供爱与温暖的力量。汲取着这些先驱的伟大精神,国康人砥砺奋进,在健康管理领域开疆拓土。
2015年,公司迎来十周年的里程碑时刻。为了让公司精神得以更广泛地传颂,我决心打造一首属于国康人的司歌。当时,黄家驹为曼德拉创作的《光辉岁月》深深触动了我,其激昂奋进、无怨无悔的旋律恰似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的创业战歌。于是,我借这首曲子填词,精心谱写国康司歌。自此,无论是每日晨会还是公司大会,这首歌都会激昂唱响,它凝聚着每一个国康人的热血、奉献与真情。即便时光流转,诸多离职员工都难以忘怀这首歌的精神力量,那熟悉的旋律依然激励着他们在人生新征程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刘老师的一生,是为金融改革无私奉献的壮丽史诗。他率先推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分立”,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创建中国证券体系,在那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艰难转轨的风云年代,刘老师身为央行领导,却能率先挣脱传统体制观念的桎梏,躬身入局在金融改革的潮头浪尖,精准锚定市场的力量,实属难能可贵,是我们后辈仰望、追随的楷模典范,其功绩斐然,福泽当代,惠及千秋。
在其弥留之际,刘老师对身后之事做出了令人动容的安排:不开追悼会,不领取骨灰,舍弃灵位,摒弃墓地。他就这样潇洒地挥别尘世,以最简单朴素、最空灵的方式完成生命的谢幕。
如今,刘老师虽已离我们而去,“老兵不死、只是隐去”,他的光辉岁月如同一座巍峨丰碑,投射出巨人的伟岸身影,让我辈终生仰望、追慕,矢志学习效仿。
今年,国康已然走过二十载风雨征程。诚如刘老师早年所料,我的创业之路荆棘密布,可谓九死一生。但也正如他老人家2014年慧眼洞察的那般,国康如今已成长为健康管理行业标杆。当下,我们拥有400多位全职健康管理师,2000余名伙伴护士,凭借专业与热忱,担当数千家企业、几十万家庭的“健康守门人”。国康已然成为一家对社会有贡献、对员工有成长、对股东有回馈、可持续发展的优质企业。我也年过花甲,将继续带领团队努力奋斗,把国康做成健康管理的知名品牌,这是对刘老师最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