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鱼到底做了什么,让年轻人纷纷喊“太会玩了”?
“上周在探鱼吃饭居然抽到限量LABUBU盲盒!”“刷到Inside在探鱼当店长的视频,立马去打卡了!”“登机牌上看到烤鱼广告,落地直奔门店……”最近,探鱼的三波营销操作频频引发年轻人热议。从潮玩联名到一日店长,再到高空跨界,这个烤鱼界“顶流”似乎摸透了Z世代的嗨点——用网友的话说:“它真的在认真哄年轻人开心。”

上海十店同庆——借势热门IP撬动情绪消费
9月10日至17日,探鱼烤鱼在上海发起“全城十店同庆,‘鱼'见好运”主题活动,采购泡泡玛特旗下热门IP LABUBU,通过“到店用餐+小程序抽奖”的线上线下联动模式,为消费者打造了一场潮玩与美食的沉浸式体验。
活动期间,探鱼通过“上海去哪吃”公众号、抖音及小红书达人探店、道闸广告、门店海报等多渠道传播矩阵,实现了超过300万次的品牌曝光。十家门店同步开启的千份壕礼抽送,带动了短期业绩的显著提升,探鱼也成功将“到店消费”转化为年轻人愿意参与的“情绪释放场”。
这场营销的核心逻辑在于探鱼精准洞察Z世代消费者对潮玩IP的热情与对社交货币的需求。LABUBU的高人气属性与探鱼的社交餐饮场景相结合,让品牌传播突破了传统餐饮营销的边界,转而成为年轻人社交圈层中的话题中心。从流量到留量,探鱼借势潮玩IP,完成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百万网红加持——用流量破圈助力新品上市
10月18日,探鱼烤鱼推出炒菜新品的同时,邀请抖音百万粉丝网红Inside担任“探鱼一日店长”,通过高流量网红的社交传播力,为新品类拓展提供强有力的破圈支撑。
这场“探鱼膨胀店长正式上岗”的活动,本质上是探鱼在产品矩阵拓展过程中的一次精准营销尝试。烤鱼品牌推出炒菜新品,需要突破消费者对品牌的既有认知,而Inside作为在Z世代及不同文化圈层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KOL,其粉丝群体与探鱼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合。
通过网红一日店长的身份设定,探鱼将产品推介与内容创作有机融合,让新品信息在轻松、趣味的氛围中完成传播。相比传统的产品发布会或硬广投放,这种“软性植入+强社交属性”的营销方式,更容易获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同与传播。探鱼用这场活动证明,品牌的边界拓展需要产品力支撑,更需要在传播端找到与目标客群对话的正确方式。



万米高空跨界——用场景延伸拓展品牌边界
如果说前两场活动是探鱼在“情绪营销”与“流量破圈”上的深耕,那么10月期间与中国东方航空的登机牌合作,则标志着探鱼在“跨界资源整合”维度上迈出了更大胆的一步。
在国庆黄金周这一出行高峰期,无数旅客在登机时发现,手中的东航登机牌上印有探鱼烤鱼的品牌信息。“九道工艺·鲜烤酥脆”这句宣传口号,从餐桌延伸至万米高空,从区域性的餐饮消费场景拓展至全国性的出行场景。
这次合作的意义不单单在于曝光量的提升,更在于品牌认知的场景化延伸。当消费者在旅途中接触到探鱼的品牌信息,这种“非用餐场景下的品牌触达”会在潜意识中强化品牌记忆,并在落地后转化为实际的到店消费动力。探鱼通过与东航的合作,将品牌从“餐饮选择”升级为“出行方式的一部分”,探鱼成功跳脱出餐饮的边界,融入消费者的出行生活。

品效合一的底层逻辑——精准、高效、可持续
探鱼的三场活动藏着同一套“年轻化密码”:① 精准狙击兴趣——LABUBU潮玩、Inside网红、东航登机牌,每个合作都戳中年轻人痒点;② 锚定流量峰值——踩准潮玩热、新品季、国庆出行三大流量高峰;③ 强化品牌心智——所有动作都在强化“吃过探鱼,才爱烤鱼”的记忆点。简单说,用年轻人的语言,在对的时机说对的话。
在餐饮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探鱼烤鱼用三场风格各异却逻辑一致的营销活动,交出了一份“品效合一”的高分答卷,展现出头部品牌在年轻化战略上的深度思考与执行能力。从“围绕产品做营销”到“围绕情绪造场景”,探鱼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用年轻人热衷的语言、审美与社交货币构建情感共鸣,扎根于顾客真实需求与消费场景,才能真正实现“种草即拔草,破圈即转化”的品效合一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