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蔡徐坤“被造谣”一案迎来最终判决——胜诉。此前微博账号“超能摄影阳阳”“懂瓜呱”等人在互联网上捏造不实信息,公开发表对蔡徐坤先生的诽谤性言论,相关案件已经由法院判决胜诉,侵权者已履行判决,登报公开道歉,蔡徐坤方也将本次胜诉相关赔偿款将通过公益项目捐出。

也就在今日,央视新闻报道了网信部门打击文娱领域的“饭圈乱象”的举动,“超能摄影阳阳”等一批违法违规账号被依法依约查处,下一步网信部门将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回顾事件始末,在2023年,知名娱乐自媒体超能摄影阳阳通过微博账号提前预告第二天即将爆料蔡徐坤相关新闻,7月4日中午超能摄影阳阳和另一位娱乐自媒体懂瓜呱在直播间捏造不实信息,公开发表对蔡徐坤的诽谤性言论。

该事件爆料的信息最初仅通过一些聊天记录截图和关键信息模糊的照片就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一时间舆论哗然,公众的关注被这些“当事人爆料”“疑似”包装下的“证据”引向一个不存在的方向。随后这些所谓的“实锤”迅速被网友指出爆料者的逻辑漏洞,以及照片中存在盗图行为,被盗图的无辜用户立刻澄清和报警,而被大规模造谣诽谤的蔡徐坤方,尽管也在第一时间选择报警和起诉,但并没能有效阻挡谣言的进一步扩散,热度早已压过了真相,谣言转发也盖过了澄清。

公众的注意力天然地追逐明星话题,这无可厚非,但网络时代已经有太多打着“真相”名义,实则行“造谣”之事的案例了,在公众被误导的过程中,一些东西也在被悄然牺牲,如一个人职业的黄金期,无法被量化的机会成本,以及他背后团队中每一个普通员工的付出。

令人深思的是,这些利用虚假言论在互联网上造谣并进行流量和利益获取的行为,并非只是名人的“专属困境”,普通人的生活也会轻而易举地被有心之人构陷和摧毁。尤其现在AI技术的普及让造谣门槛进一步降低,更多利用AI技术进行“换脸”“制作不实信息”的案件也在涌现,谣言在技术的加持下变本加厉。

当下,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加之技术滥用,很多无良媒体早已被流量裹挟,他们看似独立,甚至把自己包装成揭露黑幕的“勇士”,但其实联动紧密,也早已背离了让大众看到娱乐圈真相的初衷,变成以谣言起号的舆论操盘者,并已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爆料流水线:利用模棱两可的信息造势,不断以“圈内人”的身份进行引流,发布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带节奏,最后利用信息差和大众情绪进行牟利,翻车了就删帖道歉,然后下一次再如法炮制。

蔡徐坤忍受两年的造谣伤害,终于等来这场胜诉和造谣狗仔的道歉,但这不只是一次个体维权的终结,而是又一次的追问:造谣者付出的代价微乎其微,但被造谣者受到的伤害却是不可逆的,这些无良媒体的舆论游戏,何时才会停止?流量面前,真相是否每一次都要“迟来”。

也希望蔡徐坤可以早日走出谣言的阴霾,继续用真诚与才华传递温暖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