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东:生涯规划教育的拓荒者与精神灯塔
他是一位兼具教育实践经验和理论深度的教育管理者:他拥有地理学科背景,频频受南宁师范大学、汉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及社会各界邀请做专题讲座,开展职业规划主题讲座,分享职业生涯规划与教育实践经验;他是一名具备心理学与生涯规划专业资质的多领域专家。
他是谁?
王小东校长形象照
他就是身上贴满标签:中国职业规划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国家生涯规划师、全国高考志愿高级规划师、参编《新高考选科与志愿规划指引》、助力千名学子圆梦清北、985等顶尖高校……现任钦州市知行高级中学校长的王小东先生。
从职业导师到教育掌舵者的蜕变
王小东的职业生涯始于国家心理咨询师与生涯规划师的双重身份。在钦州市知行高中担任校长前,他已在职业规划领域深耕十余年,形成了“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经营自己”的核心教育理念。
2024年11月,王小东在汉江师范学院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用“俩兄弟爬楼梯”的寓言,揭示了目标设定与心态建设对青年成长的决定性作用。
王小东校长在做讲座
这场讲座不仅点燃了在场300余名学子的热情,更成为其教育理念系统化输出的起点。
而在此之前,王小东建立的“3年跟踪数据库”,在其所担任执行校长的一所高中,对每位学生进行持续画像:高一通过职业测评生成初始档案,高二进行状态追踪调整,高三结合模考成绩动态调整志愿方案。例如某学生因高二参与设计比赛展露空间思维优势,最终从原定的土木工程转向智能建造专业,薪资预期提升40%。
新高考改革的破局者
这是浓墨重彩的一笔,2024年,面对广西“3+1+2”新高考模式的挑战,王小东展现出战略家的视野——
在广西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他创新提出了“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升学目标”三维决策树模型,彻底打破传统“唯分数论”的填志愿模式。
王小东校长做精准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这种科学方法使其现任职的钦州知行高中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提升至99%,远高于广西平均水平。
这一年,在讲座中,针对北部湾高中的学生,他为一名物理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的学生推荐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既匹配其学科特长,又符合“研究型”人格特质。
2025年4月,他在钦州市中医医院的公益讲座中,再次颠覆了许多家长的传统选科仅看分数的思维定式。他通过MBTI、霍兰德测评工具的科学应用,帮助数百个医护家庭破解选科迷局,更将这种跨行业服务延伸至校企合作——在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讲台上,他直言“生涯规划应成为师范生的必修课”,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需求深度对接。
王小东的实践证明,精准志愿指导需融合科学工具、文化浸润、数据建模三重维度。其案例不仅解决个体选择困境,更在普通高中教育层面构建起“认知启蒙—路径设计—资源对接”的全链条支持系统。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者
王小东的教育版图不止于分数与升学。
在钦州市知行高中,作为学校管理者的王小东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生涯教育。通过“百草园种植+中医选修课”,一名原本沉迷游戏的学生在辨识草药过程中,发现对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的兴趣,决定报考中医药大学。
这种“从文化认知到职业觉醒”的培养模式,短短一年余的时间,就已助力200余名学生找到传统行业与现代专业的结合点。
2025年3月,王小东主导钦州市知行高中与钦州市中医院共建“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创“中医选修课+养生操+百草园种植”的特色育人模式。
这场跨界合作中,他巧妙地将《黄帝内经》的“治未病”思想转化为生涯规划课程,让学生在辨识草药的过程中感悟“提前规划人生”的智慧。
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的实践,让1000余名学子在《本草纲目》与职业测评的交织中,找到文化自信与个人发展的交汇点。
底层突围的精神摆渡人
在北部湾高级中学的志愿填报指导讲座上,王小东面对一些学子的迷茫,抛出振聋发聩的追问:“填报志愿是对得起分数,还是对得起人生?”他独创的“分数价值最大化公式”,既考量院校梯度设置的技术理性,更强调职业愿景培育的人文关怀。
王小东校长在北部湾高中做关于高考志愿讲座
在这讲座上,面对有想学焊接技术时,他提出“焊接技术→先进制造业工程师”的进阶路径;而对一名想当教师但家境困难的留守女生,他则设计“公费师范生+乡村教师专项”的双保险方案。
据悉,王小东的这种精准帮扶,使其所任学校毕业生在后面专业对口就业率从55%跃升至93%,真正践行了“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的承诺……他这种精准帮扶使很多学生就业率,真正实现“填志愿”向“谋人生”的转变。
教育生态的重构者
总结发现,王小东的治校方略充满革新魄力——
一是在课程革命方面,他推行的“1+3+N”生涯课程体系,将高一设为职业探索年,高二进行状态追踪调整,高三定制升学路径。
二是在师资再造方面,他要求教师尽量考取生涯规划师认证,将心理咨询技术融入学科教学。
王小东校长在2025高考志愿规划师认证典礼上与学员等留影
三在是社会网络构建方面,他主导学校与众多单位建立“成长联盟”,成立非物质文化宣传中心、中医药制剂等特色第二课堂……这些举措使知行高中从普通民办中学,蜕变为广西生涯教育示范校。
令人肃然起敬的是,王小东在不确定的时代播种了确定性:从心理辅导室到校长办公室,从MBTI测评到中医药百草园,他始终在解答教育的终极命题——如何让每个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当部分学校校长在追逐升学率时,他选择在学生心中埋下“认知自我、规划人生”的种子。
这种选择,不仅成就了数万学子的命运转折,更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教育生态中,树起一座精神灯塔——
它照亮的不只是钦州知行高中的校园,更是当下普通民办高中教育突围的方向。
教学改革先锋与高考战略专家
其实,作为一名教学改革先锋与高考战略专家,早在2012年,王小东就在其任副校长的一所高中,参与了推行英语分层走班制教学改革,针对学生基础差异将班级分为A/B/C三级,分别对应不同教学目标。初期成效不明显(2015届高考成绩未明显提升),但通过优化教材和教学方法(如聚焦考纲词汇、强化阅读训练),2016年英语及格率提升至51.5%,2017年达到58%,实现“低进高出”的突破。
这一创新的关键策略是,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例如C班学生用三年补足初中知识,再衔接高中课程,确保基础薄弱学生不放弃学习。
在该校任职期间,作为副校长,王小东在其主导的高三备考策略中,提出“瞄准高考、精准落实”的复习方针,强调研究高考真题、优化课堂设计(如专题复习课与讲评课结合),并引入“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将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深度融合。
难能可贵的是,2022年正处疫情的高考期间,王小东亲自带队到考点进行考前辅导,甚至协调核酸检测等后勤保障,确保学生以最佳状态应考。
在德育与学风建设方面,王小东推动班主任“入班办公”制度,要求班主任在教室办公以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并规范手机管理,通过值日巡查和集中保管减少干扰。同时,倡导站立早读、晚自习教师精准辅导等举措,营造专注高效的学习氛围。
后来,王小东担任另外一所高中的执行校长后,他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升级,并进行了革新实践。他提出“严管+厚爱”的管理模式,强调“以父母之心办教育”,将生涯规划与德育结合,建立“分数价值最大化公式”,综合学科匹配度、就业指数等维度指导学生志愿填报。其主编的《新高考选科与志愿规划指引》被多地列为高中推荐用书,助力学生精准定位升学路径。
功不可没的是,多年来,王小东带领团队实现了“低进高出”的显著成效:所教学生刘丰源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蒋同学以641分获广西文科第50名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不胜枚举!
社会影响力持续攀升 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笔者通过走访获悉,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王小东校长主导其任职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创新的举措,深受推崇,如他推动的“双休+精准教学”协同改革,倡导构建“时间管理—课程重构—智慧赋能”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收获了奇效。
通过总结得出,王小东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特色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他强调“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经营自己”的生涯规划理念,主张通过自我认知与职业探索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他结合心理学知识,提出用积极心态应对学业与职业挑战。
二是教学改革与精准化实践。他主张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精准教学”,要求教师聚焦核心知识、分层教学,并借助智慧平台进行数据化教学管理,以应对新高考改革下的教学挑战。同时,他积极推动跨学科融合教研活动,如联合南宁三中团队探索地理学科备考策略。
三是德育与综合素质培养。在钦州知行高中,他倡导“想象力与行动力结合”的育人哲学,通过举办“知行大讲堂”等活动,邀请跨界嘉宾,如摄影师艺凌与学生对话,强调审美教育对学业焦虑的治愈作用。
令人称赞的是,王小东非常善于资源整合与特色发展,他引入高校资源,与钦州市中医院合作开设中医药文化课程,将《黄帝内经》思想融入生涯教育,激发学生对传统行业的兴趣。同时,邀请众多专家开设“知行大讲堂”,拓宽学生视野。
如今,王小东的社会影响正不断攀升,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其教育观点与实践被多所高校和媒体关注,如众多学校争相邀请其开展学术报告。
有关专家指出,王小东校长的教育实践体现了“责任胜于能力”的初心,注重将学科素养、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融入学生培养体系,致力于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型教育模式,展现了一位教育者从课程改革到顶层设计的全链条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将科学工具、文化浸润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打破民办普通高中教育困局。
让我们共同祝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王小东校长,不断书写更多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辉煌篇章(王祖能/文)